监管下重拳,罚单密集落地。
(相关资料图)
一天内,三家支付机构领到7张罚单,其中两家机构被“双罚”,违规行为包括违反机构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和反洗钱不力等。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罚单总量上升。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共有十余家支付机构收到40余张罚单,罚没金额总计超60亿元。
“此次罚单侧面反映了严监管的持续,包括违反备付金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预付卡相关的管理规定以及商户的管理等,都是此前机构被罚的重灾区。尤其是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性质更为严重,机构若在这方面违规,黑灰产则容易利用支付通道的漏洞从事违法行为。”8月14日,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3机构罚超300万元
在一天内,有三家支付机构连同责任人共“吃”7张罚单。
具体来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山东高速信联支付有限公司(下称“信联支付”)领百万级罚单。因存在违反机构管理规定、违反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定、违反预付卡管理规定、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7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78621.5元,并被罚款264万元。
同时,信联支付两名相关责任人被罚。时任信联支付副总经理李斌对该公司“违反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定”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50000元。另有时任信联支付信息化总监(研发中心总经理)、总经理黄海,对该公司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55000元。
另有山东运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被罚款22万元。
一同被罚的还有瑞银信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瑞银信支付”),因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被罚款27万元。此次被罚的还有两名相关责任人,王鲁明(时任瑞银信支付总经理)对公司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15000元。徐慧(时任瑞银信支付副总经理)对公司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15000元。
其中,瑞银信支付被处罚次数超过20次,合计处罚金额近9000万元,涉及到的违规问题多与收单业务管理和反洗钱管理相关。
“多次被罚其实也反映了瑞银信支付的整改不是很到位。不仅违规次数很多,也持续地在同一类处罚违规‘踩线’,因此机构还是要增强后续的合规建设。”王蓬博表示。
监管严与获客难
谈到上半年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最大感受,不少从业者表示,“监管越来越严”。
今年5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加强收单外包服务市场规范管理的意见》,整治了线下收单机构的乱象。严监管下,支付机构纷纷自查自改,部分对外包服务商建立实名准入,提高其准入门槛,在备案登记、风险预测、日常管理方面强化措施,并加速清退违规展业的外包服务商。
除了打击线下收单乱象,严监管趋势还体现在罚单中,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罚单总额上升。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共有十余家支付机构收到40余张罚单,罚没金额总计超60亿元,2022年全年总罚金则为2.76亿元。
从罚单具体内容来看,反洗钱依旧是“重灾区”。例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店宝因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罚款1984万元。与此同时,“双罚”几乎成为标配,责任人一并被罚的情况成为常态。
关于未来监管走向,王蓬博表示,从监管角度出发,支付行业正在从相对宽松的行业整体性规范向细分业务规范演化,预计2023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或将正式发布,且其中部分条款或迎来变化。后续,主要还要看检查监督的频率,特别是对于反洗钱和跳码、代理商等问题的查处,后续可能还会更加严格,频率也会更高。
他建议,支付机构还是应根据监管指示对症下药,及时落实整改各项监管要求;机构应继续强化反洗钱等合规意识,完善反洗钱机制,要建立专业的合规团队,增强反洗钱等风控系统的设计及甄别能力;同时要注意真实商户的筛选,多选择合规商户合作,警惕各项红线,如发现可疑交易和涉及洗钱、欺诈等风险事件的,需立即采取措施。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3年已经过半,整体来看支付行业机会与危机并存。一方面,巨头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取支付牌照进入市场仍在持续,反映出支付牌照仍具有市场价值及其含金量。另一方面,从牌照续展等情况来看,支付洗牌程度继续加剧,一些机构主动或被动退出市场,使得存量玩家继续减少。
此外,苏筱芮还表示,伴随着支付流量的逐步见顶以及获客费用的上升,获取增量客户的难度仍处于高企状态。在维护存量客户,尤其是中小商户方面,如何强化准入和日常巡查,防范洗钱、套现等风险仍需要支付机构进一步提升水平。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