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家公园极大地促进了附近未受保护地区的哺乳动物多样性,凸显了它们对东南亚等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保护战略的重要性。新的研究揭示了大型国家公园在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公园不仅提高了其边界内鸟类的多样性,而且还增加了周围未受保护地区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婆罗洲侏儒象。昆士兰大学的研究表明,大型国家公园不仅能提高其范围内的鸟类多样性,还能显著增加邻近非保护区的哺乳动物多样性。图片来源:Mike & Valerie Mille
昆士兰大学的马修-拉斯金(Matthew Luskin)博士说,这项研究使用了 2000 多台照相机,并在东南亚各地进行了鸟类调查,首次揭示了将全球陆地保护区扩大到公园边界以外的益处。
卢斯金博士说:"扩大保护区往往是一个艰难而昂贵的过程,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扩大保护区是绝对值得的。我们已经知道,保护区可以减少伐木--你可以从卫星图像上看到这一点--但你看不到的是森林里的动物数量。我们还知道,海洋公园经常报告生物多样性溢出效应,即鱼类在公园范围内成功繁殖,其后代扩散开来,使周围的栖息地受益。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陆地公园是成功地提供了生物多样性溢出效应,还是仅仅将生物多样性的损失转移到了周边地区。"
研究结果和保护意义
"我们的分析揭示了公园,特别是大型公园,对陆生哺乳动物的益处,"Luskin 博士说,"具体来说,我们发现,当公园与陆生哺乳动物的数量相比较时,陆生哺乳动物的数量更多。具体来说,我们发现,如果将大型保护区附近的非保护区与未与大型保护区接壤的非保护区进行比较,大型保护区的哺乳动物多样性最多可提高 194%。"
研究人员说,这些结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东南亚地区的大型保护区提供了亟需的保护成果,该地区正受到多种因素(即狩猎和森林砍伐)的威胁。
"狩猎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人们通常认为公园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狩猎者是流动的,因此我们认为,在公园范围内禁止狩猎可能只会将这些活动转移到附近的非保护区,从而削弱其净效益。"
"在许多国家,公园内外经常能看到猎人的身影,我们预计猎人捕杀猎物会减少动物的多样性,但现在看来,公园对狩猎的限制并没有完全清除这些动物。大型公园的另一个可能的好处是,它们支持老虎或大象等范围广泛的动物在包括保护区和非保护区在内的整个地貌上活动。"
对未来保护工作的建议
第一作者、来自蒙大拿大学和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的杰迪戴亚-布罗迪博士说,研究小组的工作为未来的公园设计提供了明确的动力,推动将更大的面积作为一个关键因素。
布罗迪博士说:"这非常符合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保护区面积达到30%的目标。大型公园通常具有更高的鸟类多样性,考虑到联合国到2030年实现30个保护区的目标,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创建更少的大型公园,而不是许多小型公园。"
展望未来,研究人员的目标是量化公园内外哺乳动物和鸟类丰度的变化,并将他们的工作扩展到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地区。
布罗迪博士说:"我猜测,公园对哺乳动物数量的支持甚至会超过对多样性的支持。这无疑是一个有趣的前景,研究小组期待着阐明公园类型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取得最佳保护成果。"
这项研究于今天(8月2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